“定製”似乎與普通大眾有很大的距離。早些年,定製看似都是土豪金們的特權。而現在,“定製”在一定的經濟實力作為支撐後,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,已然成為了一種生活態度。
也在今年,定製不經意間大跨步地進入大眾生活:從幾十萬元一件的晚禮服,到幾元錢一條的自編彩鈴,從DIY的床罩到冰箱,從衣櫃到步入式衣帽間,從發型到妝容,從教育的大班製到小班製,再到一對一的私教……定製不僅僅是少數人奢侈生活的象征,它更以個性、自我、務實的態度迎合大眾需求,新型消費方式風行。那麽對於家居定製,成都消費者接受度又如何呢?
近日,記者在走訪了多個家居市場發現, 由於消費者對定製家居認識並不多,在選擇家居產品時,是定製還是選成品,經常讓消費者左右為難。
NO1.糾結
成品家具:選擇麵大
定製家具:利用率高
目前的家具市場,在市場格局上,成品家具市場份額明顯比定製家具要大,同時,由於對工藝發展的要求,定製家具還主要集中在櫃體類,因此,成品家具給消費者提供的選擇空間更大,尤其是風格上,成品家具包羅了歐式、中式 、現代、古典等多種風格,而定製家具大多是現代板式家具,從風格選擇和材質選擇上,定製家具大大限製了消費者的選擇空間。
在成都商報記者隨機對50個受訪消費者的調查中,由於風格和材質選擇的限製,有75%的消費者願意選擇成品家具。但其中,有20%的消費者表示兩者很糾結。“成品雖然有各種選擇,但定製家具可以根據我的生活習慣、房間大小和具體需求量身打造,能夠充分利用空間。”華陽光明城市的新業主王先生這樣認為,定製家具無論從色彩、造型還是內部結構,都可以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定做,很適合他家100平米左右的小戶型。
NO2.糾結
成品家具:節約價格和時間成本
定製家具:解決布置難題
除了少部分別墅、豪宅業主,對居家有整體高端定製、全屋定製的需求外,在大眾普通定製中,因為包括櫥櫃、衣櫃等在內櫃體,多是生產企業推出的標準定製,消費者多以修改尺寸、麵板色彩,有條件的需求細微改動。
而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變化,許多成品家具在成批量生產的同時,也根據需求,在產品的開發上,也設定了許多可變性,讓銷售和使用上,都能隨著需求的不同作相應的調整,以完善家具的功能性,從而彌補成品家具與定製家具的差距。成品家具企業因產品開發能力強,規模效應明顯,而定製家具是由廠家提供的個性化服務,相對而言,成本自然就上漲了。因此,同樣質量、規格的家具成品要比定製更便宜。如果是別墅、豪宅業主,大多以高端定製、全屋定製為多,對於材質、五金配件、款式、風格需求更高端,其產品成本就會更高。而從交貨時間上看,成品家具也比定製家具更節約了時間成本。
與成品家具相比,定製家具的“獨門秘訣”就是可以解決居室空間不規則的難題。例如房間中有突出的梁柱,衣帽間麵積狹小,複式樓房的斜頂下、樓梯下,這些異型空間很難找到合適的成品家具,而定製家具就可以輕鬆解決。
NO3.糾結
個性需求釋放初期 消費者選擇迷茫
雖然消費者在居室的布置上已經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,然而人們在裝修時,對想要的裝修效果往往比較模糊,如果消費者已經選好了成品家具,設計師可以根據已經成形的家具為業主做設計。而如果選擇定製家具,如果沒有找到一個設計能力、說服力較強的設計師,消費者就會被困在各種設想中。
NO4.糾結
定製誤區加重消費者糾結症
據某定製家具總經理張朝告訴記者,定製家具前身其實是工裝、家裝過程中的現場木作(木工)部分,是現場結合度較高的木製品製作環節,比如衣櫃、櫃門、櫥櫃、嵌入式電視櫃、吊頂等,但由於人們對產品品質的需求提升、對產品漆麵的要求,7、8年前,以櫃體為主的木作部分,開始紛紛轉入企業車間生產,所以現在許多定製類產品,也大多集中在櫃體生產企業,同時也出現了許多工裝行業、建材企業開發做定製類產品。
選定製家具,無非是業主看重其能“量體裁衣”的功效,然而,業主對於定製的認識誤區,卻太過於“我的家具我作主”,而製作工藝上卻又未必能做到,使消費者在定製與成品家具選擇中,更加糾結。
一家做高級定製的品牌設計師盧先生告訴記者,定製分非標定製和標準定製,消費者往往把定製想象成無限定製,覺得定製無所不能。而設計師和生產企業卻必須考慮消費者所想要達到的效果,是否有可操作性,是否能保證力學性、物理性,而當消費者的認識與定製實際操作情況相反,定製則被“一票否定”。
相對於成熟期的成品市場,定製家具市場還在起步的初級階段,不論是富森美家居南門家具MALL已率先為定製家具市場開辟了專區,還是紅星美凱龍對定製家具市場的培育,或是八益集團即將在溫江推出的八益國際家居博覽城規劃設置1000個成都主力戶型的居家樣板間的家居定製,在家居市場大環境並不好的情況下,定製家居正在成為家居消費的趨勢。
又到裝修旺季了,想必大家早已為新房忙碌起來了吧。裝修,最傳統的施工是先按照預定的風格設計居室的牆麵、地板等部分,然後再按照其風格搭配家具、配飾。這樣裝修,家具難選成為裝修族最常見的問題。
而現在很多裝飾公司和設計師提倡的裝修新模式——“先定製家具後裝修”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。後裝修並不是買完家具後再開工,而是在開工之前先把家具風格、顏色、尺寸、價位先定下來,然後讓設計師根據您定製的家具進行其他設計,比如牆麵的顏色、地板的圖案、瓷磚的鋪貼等等。這樣做究竟有什麽好處呢?
好處1 有助於準確把握風格
大多數“準裝修族”其實並沒有太多裝修經驗,也沒有成型的設計思路,很多人隻是從報刊、網絡或者別人家裏了解了些基礎知識,跟設計師溝通時也隻是拿著戶型圖,這就導致了設計師不能夠很好了解你的喜好,隻是延續著自己原有的設計風格,有的甚至把原來的方案直接應用到裝修中。
而定製好了家具再選設計師就不一樣了,你可以帶著設計師先去看中意的定製家具,並且把尺寸也告訴他,這樣設計師可以通過家具具體了解你喜歡的風格,也會把產品融到他的設計中,使整個家居風格統一。設計師還會根據家具的尺寸做一些居室格局上的變動,這樣就不會出現為了迎合設計風格而忍痛割愛某些家具的情況了。
好處2 可以按照家具設計空間
一般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,大家都會為了省事將一些如鞋櫃、多寶格等小件家具交給裝飾公司去做,認為這樣不僅省時省力,也避免了自己選購的家具尺寸不合適的問題。但裝飾公司現場做的家具過多地注重了使用功能,無法滿足消費者對時尚家居的需求。如果在裝修前把這些家具提前定了就會免去這些麻煩,因為現在房屋結構比較靈活,很多空間都可以打通和隨意隔斷。
好處3 減少不必要的開支
先定製家具是一種有效控製裝修成本的做法。裝修過的人都知道,最後的裝修款式基本上都超過出原來預算,因為在裝修過程中經常會有一些不可預支的增項,比如會莫名其妙多了幾個櫃子,耗工耗料自然也就多了,工期加長不說,還得多掏錢,這在裝飾公司最初的報價單上是體現不出來的。
而在選好家具後你其實花掉了裝修費用中很大的一筆,而且基本的格局也已經確定,剩下的就隻是把基礎工程的部分交給裝飾公司去做了,會避免產生許多不必要的增項。有不少人裝修時花費很多,到了買家具時卻發現囊中羞澀,隻能買一些便宜的、與裝修風格不配的家具來湊合,家居裝飾的整體感覺極不協調。
好處4 省心省力省時間
家居市場都是綜合性質的,在逛建材的時候也可以順便看看家具,如果有合適的不妨就預訂下來,一則可以讓設計師有目標,二則可以減少逛建材城的次數,做到省心省力。現在很多消費者都偏愛純進口的家具,很多特別講究的純進口家具都有至少一個月的等待期,因為製作、運輸都需要一定的時間。然而在裝修前先把家具——特別是衣櫃和衣帽間預定了,裝修結束了,定製家具也正好可以送到安裝,這樣搬家的時間至少可以提前半個月,何樂而不為呢?